张大娘子在经历了艰难的产难后,侥幸捡回一条性命,当天晚上便被英国公夫妇接回了娘家。第二天,关于张家与沈家即将和离的消息在朝堂上迅速传播开来。赵宗全和沈皇后这才意识到小邹氏竟犯下了如此重大的错误。若是英国公亲自上朝为女婿发声,闹上一场,赵宗全便可以顺势施以赏赐来安抚局势。然而,英国公却选择了沉默奕道配资,不指责、不拷问,只是一声声表示对朝廷的效忠,愿意承受一切委屈,只希望能和离保住性命。这样一来,赵宗全却无从安抚,事情也就难以平息了。
也许,这确实反映了英国公的真实心声。起初,赵宗全向他提议联姻时,并未指定具体的女儿,英国公只需从旁支选择一位嫁给沈从兴,就能让张大娘子免于这场劫难。然而,张家却满怀诚意地送来他们唯一的嫡女出嫁,这无论最终婚姻结果如何,似乎都占据了道理的一方。他们所追求的,正是一个忠诚的形象。但若赵宗全真的敢理直气壮地接下这一份诚意,却又轻易糟蹋,那满朝文武也必然不会坐视不理,毕竟他们的付出还未必及得上英国公的贡献!
展开剩余66%就在赵宗全为如何妥善处理此事而苦恼时,太后再次插手,让贴身的内侍去惩罚小邹氏,指责她谋害主母。此时,小邹氏要是能忍受五十个巴掌,她的性命或许能够保全。但太后深知这种人是不会认罚的,果然,小邹氏开始拼命挣扎求救,闹动了沈从兴,她的行为直接冲撞了代表太后的内侍,结果罪加一等。于是,赵宗全需要交代的对象,不再仅仅是受到委屈的张家,而是扩展到了宫中的太后。
虽然赵宗全在群臣强烈推荐他惩罚小邹氏的压力下犹豫不决,但他当初促成张家与沈家联姻的初衷是为了统一朝廷。他明白,建立小邹氏作为沈从兴的妾室的目的不正是为了这个吗?如今,他又怎么可能为了妻子弟弟的亡妻的妹妹而放弃这个机会呢?要知道,赵宗全并非是一个仁善无私的皇帝,他可是在策划从太后手中夺回权力的帝王。只不过,为了维护仁德的名声,他装作不知如何应对奕道配资,等到他“被逼无奈”的那一天,小邹氏的死期也就来临了。
如同明兰所言,张大娘子是为了朝廷的利益嫁给沈从兴的,哪怕当上正妻都是一种委屈。相比之下,小邹氏不过是为了邹家与沈家的私情才嫁入沈家,连正妻的位置都无法企及。难道该皇帝还会因此得罪英国公和满朝文武吗?当然不可能,他便是要拿小邹氏出气!我想赵宗全心中还暗自得意,终于找到一个机会能够对张家施以恩惠。如果他能够为张大娘子赶走这个妾室,岂不是又能让英国公心甘情愿地效忠于自己?毕竟,他不仅仅有皇后一个妻子!
而唯有沈皇后却始终挂念着将大邹氏安然无恙的想法,心存感激之情,于是摘下只有皇后才应有的珍珠,向张大娘子表达歉意,主动出击,让张家也不得不为小邹氏的命运退一步。自然,这也是明兰的主意充分考虑到的。要是小邹氏因此遭到不幸,沈从兴对张家也会生出芥蒂,张大娘子与他之间的关系只会更加疏远。她让皇后先行低头,正是为了促成双方各退一步,避免局面的进一步僵化,以此化解太后试图在两家之间造成仇恨的意图。而小邹氏在这场朝堂斗争中,根本不值一提。
发布于:天津市第九财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